本文讲了盘点2022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全球前十大生产商,海外新能源公司排名榜。
尽管欧美企业开足马力在其本国增加电动汽车电池的产量,但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依然被亚洲企业占领;以下是2022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全球前十大生产商:
其中,中日韩占了90%以上市场份额。
1.宁德时代(SZ:300750)
宁德时代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
可以看一下2020年宁德时代与其他几个国外竞争对手的财务指标对比(顺次是宁德时代,松下,LG化学和三星SDI):
无论从资产总值,PE到PB,宁德时代都是碾压式的存在,A股特色。
营业收入仅此于松下,净利润率11.1%,高于其他所有竞争对手,说明宁德时代在成本管控,效率提升和价格提升上做得很好;同时净资产收益率ROE也是跟松下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2.LG化学:
LG化学21年上市,主要给特斯拉,通用汽车和福特供应,业务重心在北美市场;
22年全年营业收入预计能达到190亿美金,环比增长40%;
3.比亚迪(SZ:002594):
从08年就开始有巴菲特光环加持,比亚迪电池,就内部供应,也可以自给自足。2019年,比亚迪将电池业务独立出来成立弗迪电池,开始规划靠外供抢市场;近年随着刀片电池的供不应求,市场也看好比亚迪的前景。
4.松下:
松下是特斯拉最大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曾经是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直到2020年特斯拉才引入宁德时代和LG化学作为其上海超级工厂的供应商,不过松下还是占据绝大份额。
反过来讲,特斯拉占据松下90%的销量收入占比,被单一客户绑定,有什么风吹草动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松下也与丰田组件了合资公司,生产方形电池(Prismatic battery);
松下2021年的财务报表显示,电池(energy)的营运利润率在松下所有的业务群里面排行最高,8%;
销售金额也从20年的6000亿日元上升到21年的7600多亿日元;即使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营运利润额环比翻了一倍;
5.SK On
SK on是SK innovation集团旗下的电池制造公司;SK innovation的第一大股东是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SK集团;
6.三星SDI
大众是三星SDI最大的客户;
22年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56%;22年三季度净利润率11.9%;
7.中创新航(HK:03931)
中创新航是仅次于宁德时代的国内第二大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企业,是广汽汽车、长安汽车、上海通用五菱、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的核心电池供应商;
8.国轩高科(SZ:002074)
国轩高科主营业务为动力锂电池和输配电设备两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为动力锂电池产品、输配电产品等。
9.欣旺达(SZ:300207)
欣旺达主营业务是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模组。
10.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2年11月18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披露,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受理。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拟募资150亿元,估值达到了600亿元,跻身新能源独角兽行列;
2022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行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alero Energy Corporation | |
|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BW Energie Baden-Württemberg A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In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newable Energy Group In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 Compan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ouis Dreyfus Commodities B.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
| | |
| | |
| | |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 |
| | |
| Primearth EV Energy Co., Ltd. | |
| | |
| | |
| | |
| | |
| | |
| | |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Inc. | |
| | |
| | |
| | |
| | |
| Flint Hills Resources LLC | |
| | |
| | |
| | |
|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JSC MMC “Norilsk Nicke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In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tlantica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pl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erbio Vereinigte Bioenergie A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cottish and Southern Energy plc | |
| | |
| | |
| | |
| | |
| | |
| | |
| Montana Tech Components AG | |
| | |
| | |
| | |
| Johnson Matthey Battery Syste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erg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 |
| Mitsuuroko Green Energy Co., Ltd. | |
| | |
| | |
| Impala Platinum Holding Lt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 Ltd. | |
| | |
| | |
| Wilmar International Limited | |
| REX American Resources Corpo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erling and Wilson Solar Ltd | |
|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AMG Advanced Metallurgical Group N.V. | |
| | |
| | |
| Heraeus Materials Technology GmbH & Co. K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merson Electric Corpo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ollySys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Ltd. | |
| | |
| | |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
| Portland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
| | |
| | |
| | |
| Innergex Renewable Energy Inc. | |
| West Holdings Corpo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 | |
| Homeland Energy Solu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rigin Energy Electricity Ltd. | |
| 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iant Energy Corpo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YASK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harat Heavy Electricals Lt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UBU Electric Power Co.,In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Holdings Co., Lt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是企业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全球新能源企业规模前500家企业(下文简称“500强”)的营业收入统计结果显示,2022年500强的总营业收入规模达到5.49万亿元人民币(见图1),比上年度的4.41万亿元大幅增加了10826亿元,增长24.49%。▲图1 2018-2022年“50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万亿元)
二是企业平均规模破百亿。以2022年500强为样本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平均规模达到了109.81亿元(见图2),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比上年的88.16亿元增加21.65亿元,增长24.56%。
▲图2 2018-2022年“500强”企业平均规模(亿元)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太阳能、风能、储能等领域发展迅速,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竞争力快速增强,直追发达国家企业,甚至在某些领域赶超发达国家企业。一是企业数上2022年500强分析结果显示,前500的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达到276家(见图3),比上年的245家增加31家;而发达国家企业仅有234家,比上年的255家减少31家。▲图3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数二是企业总营业收入上,前500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27864亿元(见图4),比上年的20085亿元增加7779亿元;而发达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则为27039亿元,比上年的23993亿元增加3046亿元。▲图4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总营业收入(亿元)三是营业收入占比上,前500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占比达50.75%(见图5),比上年的45.57%大幅增加5.1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超越发达国家企业;发达国家企业总营业收入占比则为49.25%,比上年的54.43%减少5.18个百分点。▲图5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营收占比 四是企业平均规模上,前500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00.95亿元(见图6),比上年的81.98亿元增加18.98亿元;发达国家企业的平均规模达到120.71亿元,比上年的94.09亿元增加26.62亿元。新兴市场国家企业规模增长23.15%,比上年的6.76%增加16.39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企业规模增长28.29%,比上年的1.25%增加27.04个百分点。▲图6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规模(亿元)及增长率 整体上,前500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数、营业总收入等都超越了发达国家,但是,企业规模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二者双双突破百亿大关,也实现大幅增长,但是发达国家企业规模更大,增长更快。一是企业数上,前500企业中,亚洲企业数达到318家(见图7),比上年的302家增加16家,占比达到了63.60%,比上年的60.40%增加3.2个百分点;欧洲企业数则为101家,比上年的111家减少10家,占比为20.20%,比上年的22.20%减少2个百分点。▲图7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亚洲、欧洲企业数及其占比对比二是企业营业收入上,前500企业中,亚洲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32441亿元,比上年的24969亿元增加7472亿元;欧洲企业总营业收入则达到12877亿元,比上年的11335亿元增加1542亿元;亚洲企业总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达到59.09%,比上年的56.65%增加2.44个百分点;欧洲企业总营业收入占比为23.45%,比上年的25.72%减少2.27个百分点。▲图8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亚洲、欧洲企业营业收入及其占比对比三是前十的企业中,亚洲有宁德时代、协鑫集团、LG Energy Solution、隆基绿能、Samsung Sdi和中国能建等6家企业,欧洲有Vestas、Siemens Energy和Ørsted等3家企业,剩余一家则是美洲的GE Energy(见表1)。与上年相比,亚洲企业增加了1家,欧洲企业减少1家,美洲企业维持不变(见表2)。
表2 2021全球新能源企业前十企业
近年来,与其他大洲相比,亚洲企业在企业数、营业收入、前十企业等指标都处于上升的态势,其优势也逐步确立,而欧洲企业则处下滑状态,颓势凸显。一是企业总营业收入上,2013年-2022年十年间,前500企业中,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企业的总营业收入长期占据前四的位置,其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63.41%、62.94%、65.55%、66.83%、69.88%、70.67%、68.81%、69.30%、70.97%和72.37%(见表3)。虽然,有所反复,但是,整体上一直都高于60%,这两年更是达到70%以上。表3 2013-2022年“500强”企业中中美德日企业营收占比情况二是企业规模上,2013年-2022年十年间,前500企业中,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企业的规模整体处于上升的态势,2022年,除日本企业平均规模为90.27亿元低于100亿元外,中国、美国和德国企业的平均规模均超过100亿元,分别为103.32亿元、125.39亿元和165.20亿元(见表4)。表4 2013-2022年“500强”企业中中美德日企业规模及增长情况三是前20企业中,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企业分别为8家、3家、1家和2家,四国企业达到14家,占比70%(见表5)。虽然近年来韩国在储能等领域发展迅速,企业实力强劲,印度、西班牙、丹麦、法国等也是新能源的重要参与者,在某些领域有非凡实力;但是,整体上看,长期以来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四国在各个领域发展相对较均衡,一直占据核心位置。一是企业数上,前500企业中,中国企业数达245家,比上年的214家增加31家,占比达49%,比上年的42.8%增加6.2个百分点,多年维持在40%以上(见图9)。▲图9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数(亿元)及占比情况 二是营业收入上,前500企业中,中国企业总营业收入达25313亿元,比上年的18115亿元增加7189亿元;营业收入增长39.74%,比上年的13.34%大幅增加26.4个百分点(见图10)。▲图10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总营业收入(亿元)及增长率情况 三是企业规模上,前500企业中,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达103.3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年的84.65亿元增加18.67亿元;企业规模增长22.05%,比上年的9.63%增加12.42个百分点。▲图11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规模(亿元)及增长率情况 四是发展优势上,中国企业在太阳能、风能、和储能等领域均具有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见表6),在这三个领域的每个环节上都是该领域的全球领头羊企业,在新兴的领域如氢能,中国企业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出少数环节外,也与美国、日本等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总体上,中国企业是多领域齐头并进。全领域全环节发展,且在多领域确立发展优势并有扩大优势趋势。一是企业营业收入上,前500企业中,储能企业总营业收入达11026亿元,比上年的7643亿元增加3383亿元,是除多元产业企业外,唯一突破万亿元大关的产业(太阳能为9078亿元,风能为5520亿元、生物质能为5981亿元)。其营业收入占比达20.08%,首次突破20%大关,比上年的17.34%增加2.74个百分点(见图12、13)。▲图12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储能企业营收情况▲图13 2018-2022年“500强”企业中各产业企业营收占比情况二是企业规模上,前十企业中,储能企业有第一的宁德时代、第五的LG Energy Solution和第九的Samsung Sdi等3家企业,比上年的2家(分别为第五的Panasonic和第七的LG Energy Solution)增加了1家,而且排名更靠前(见表1、表2)。2022年,前500企业中,原材料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7672亿元,比上年的5485亿元增加2187亿元,增长39.87%;中游制造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29987亿元,比上年的23622亿元增加6365亿元,增长26.95%;下游应用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14531亿元,比上年的12058亿元增加2473亿元,增长20.51%。规模上,中游制造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占比达54.62%,总体规模远大于原材料和下游应由企业,核心地位稳固;增长率上,原材料企业受益于价格及市场需求,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游制造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表7 2021、2022年“500强”企业核心产业链营收情况一是企业规模上,前十企业的企业规模达到946.1亿元,比上年的860.5亿元增加85.6亿元;企业规模增长9.95%,比上年的10.80%少0.85个百分点。▲图14 2018-2022年全球新能源企业前十企业规模(亿元)前100企业中,企业规模为344.48亿元,比上年的280.59亿元增加63.89亿元;企业规模增长22.77%,比上年的4.74增加18.03个百分点。▲图15 2018-2022年全球新能源企业前百企业规模(亿元)营业收入超400亿元的企业达到28家,比上年的18家增加10家,增长55.56%(见表8);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140家,比上年的98家增加42家,增长42.86%。二是营业收入上,营业收入超400亿元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8644亿元,比上年的12764亿元增加5880亿元,增长46.07%。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140家,总营业收入达到38912亿元,比上年的27862亿元增加11050亿元,增长39.66%。其总营业收入占比达70.87%,比上年的63.21%增加7.66个百分点。▲图16 2018-2022年“500强”中百亿企业营收及营收占比情况401-500名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2397亿元,比上年的1965亿元增加432亿元,增长21.98%;其营业收入占比为4.37%,比上年的4.46%减少0.09个百分点。▲图17 2018-2022年全球新能源企业401-500名企业在前500家企业中营收及营收占比情况与百亿规模和400亿规模企业相比,401-50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最低,且在前500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逐年下滑,发展略显颓势。全球新能源企业头部企业竞争力优势强化趋势明显,赢者通吃的局面开始显现。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持续,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下,全球新能源企业仍实现快速增长,竞争力明显增强,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企业扮演了关键角色。全球新能源企业呈现中国优势明显、亚洲核心确立、欧美发达国家优势犹存的地域竞争格局,储能企业强劲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稳步发展的产业竞争格局。
当前,在地缘政治冲突危险上升、全球经济发展仍旧低迷、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企业能否延续现有发展势头、中国及亚洲能否保持优势、储能能否维持快速扩张势头值得持续关注,也是全球新能源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关注重点。
上文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盘点2022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全球前十大生产商,海外新能源公司排名榜。
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青岛)AroundDeal专业商业信息SaaS平台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