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品牌争相出海,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有方”

4747 292 2023-04-07

本文讲述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争相出海,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有方”

伴随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在国内战场上奋力激战的车企们,也在同时开启一场出海之战。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欧洲这一必争之地,东南亚渐渐成为新战场。

新能源出海扎堆欧洲市场

无论是上汽、吉利、东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还是蔚来、小鹏、威马等新势力,出海的首站似乎都瞄准了欧洲。消费能力高、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程度高、具有一定政策优势、更有利于营造高端品牌形象……众多优势让欧洲成为车企们的必争之地。

2019年,上汽率先开启了新能源海外征程,先后推出插电混动车型MG EHS、纯电动车型MG ZS EV、MG5等,吃到了新能源出海的第一波红利。得益于先发优势,今年上半年,上汽MG(名爵)在欧洲累积销量超过4.5万辆。

与名爵一样较早进入欧洲市场的是吉利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极星。作为沃尔沃子品牌,极星在2020年就进入欧洲市场,2021年极星2在欧洲市场销量达到14720辆。名爵和极星,也是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欧洲销量最好的两个品牌。

2021年,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在国内市场渐渐站稳脚跟,也开启了出海步伐。2021年9月30日,蔚来位于挪威奥斯陆的首家海外NIO House(蔚来空间)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蔚来ES8车型也正式进入挪威市场。今年7月,蔚来在德国、丹麦、瑞典、荷兰上线了官网,并在9月15日在挪威卑尔根开出了第二家店。

在国内市场销量不断走高,拿下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的比亚迪,也在今年加速出海,8月1日宣布与欧洲经销商集团Hedin Mobility合作,在瑞典和德国推出新能源产品。

东南亚成车企“走量”新目标

欧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东南亚市场渐渐成为新目标,特别是一些售价相对较低的国产性价比车型,似乎想在东南亚开辟“走量”的新市场。

去年从新势力二梯队逐渐进入第一阵营的哪吒汽车,近期在东南亚市场动作频频。8月,哪吒V右舵版在泰国上市;近期,哪吒又接连在尼泊尔、不丹、老挝上市新车型,并在当地开设门店……哪吒汽车出海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是哪吒出海元年,截至9月中旬,海外订单快速突破了5000台,海外渠道发展了近30家店面。此外,哪吒还有计划进军欧洲、中东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谈及将出海首站选择为东盟国家的原因,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东盟国家都在出台一系列激励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以泰国为例,自2018年起,泰国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实行零关税、零消费税政策。2021年,泰国国家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制定了全面电动汽车推广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将乘用车销量中纯电比例提高至50%。

曾以3万元左右的低价迅速在中国走俏的爆款“神车”五菱宏光也看中了东南亚市场。在去年试水欧洲市场铩羽而归后,五菱以宏光MINI为原型推出的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 ev(右舵版)8月在印尼国际车展亮相。五菱方面表示,未来这一车型还将征战印度、埃及以及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

比亚迪更是直接在泰国投资建厂。9月8日,比亚迪泰国有限公司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正式签署土地认购、建厂相关协议,这标志着比亚迪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据悉,比亚迪泰国工厂将采用先进的右舵汽车技术,预计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自主品牌出海面临挑战

越来越多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正在走出国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井喷式增长,出口总量达到44.11万辆,比2021年同期翻了一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近年来,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多认可,据统计目前已有近10家中国车企向欧洲出口新能源车,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占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的10%。在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其产品力和品牌力都比燃油车时代有了较大突破,尤其在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出口的新能源车辆中,并非都是自主品牌。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的8月数据为例,在出口的7.7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特斯拉中国出口超过4.2万辆,占据半壁江山。

这意味着,真正的自主品牌在出海后仍面临着挑战。比如在国内已经逐步获得一批消费者认可的比亚迪以及新势力品牌蔚来、小鹏等,进入欧洲后,销量仍较低,与国内热销形成鲜明对比。

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我国汽车的技术、质量、品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在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成为了出海的“主力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是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外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一大亮点,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节节攀升,一大批中国品牌也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不仅有上汽、比亚迪等老牌车企,也不乏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就连华为等跨界而来的玩家也是跃跃欲试。只不过,由于出海时机不同,各玩家们在出海战略的选择上也是各有侧重。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老牌车企“勇闯”

国产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除了一直注重国内市场之外,还把目光放在了全球市场,比如老牌车企长城早在1998年就走出国门;上汽也早在2019年进军海外,近期更是攻进了欧美等汽车强国的大本营。而作为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出海的先行者,这些老牌车企为后来者开拓出了一条成功的出海路。

1、谋合作

传统车企通过与海外企业合资或在海外独立建厂等方式,加快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出海说易行难,国产车要想出海,其研发、营销、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等方面的能力都将面临巨大考验,因此很多老牌整车企业在出海的初期阶段,除了在国外建厂、设立研发中心、对国内车型本地化改进外,大多也会采取和海外企业合资的方式,以适应海外市场需求。

2、铺渠道

传统车企通过早先燃油车在海外铺设的销售渠道,为其新能源车出海打下了一定基础。上汽、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国内老牌车企在很早之前就铺设了海外渠道销售燃油车,并且经过长期的品牌输出和渠道维护,其产品也已经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较高的认可。而这些老牌车企早期对传统燃油车出口渠道的建设,也为其如今推广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带来了巨大便利。

3、强基建

传统车企通过对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持续增强了其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上汽等老牌车企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一直在进行产业链的持续升级。与初级的产业链出海不同,通过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链效率,如今的上汽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深层次、全方位出海,让自身技术、品牌文化、产业链等全面对外输出,为其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了保障。

凭借在海外布局的先发优势,以及不断完善的产品线,老牌车企的品牌影响力才得以持续增强。比如,打造出MG“全球车”的上汽,如今已经站在了更高维度的出海全新阶段。据了解,上汽目前已建立1800多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产品和服务分布在90余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欧洲、澳新、美洲等6大市场,海外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

造车新势力“巧创”

有了老牌车企打头阵,沿用已有的、成熟的出海模式和路线,造车新势力进军海外市场的节奏加快了许多。而随着造车新势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做出了一些创新,新能源汽车出海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如今的汽车出海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1、模式创新

由直接零售模式改为了“以租代售”的订阅模式。在欧洲市场潜在客户和怀疑论者比例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便于海外用户体验的“以租代售”模式就成为了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冲销量、拓规模”的新抓手。比如,之前汽车售前、售后靠的都是海外代理商,只有蔚来宣布要在海外开直营店,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蔚来三款最新车型ET7、EL7和ET5此次将通过“以租代售”的创新订阅模式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开放预订。

2、技术创新

从原来的产品出海和技术出海升级为了产业链出海。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的不断更迭,以及运输方式和渠道的持续创新,当前汽车出海范围已经从产品出海、技术出海,拓展到了产业链出海。而庞大完善的汽车产业链,更是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据悉,蔚来将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这四个国家市场自建由车、服务、数字化和生活方式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打造以车为起点的用户生活方式社区。

3、品牌创新

由早先的主打性价比变成了开始突出品牌高端化。就以往而言,中国车企“走出去”的策略更多的是从性价比着手,主打价格战;而今,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出海的热潮中,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企业开始在品牌高端化上做出突破,中高端车型自然也就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出海的“主角”。据了解,与2018年单车出口均价1.29万美元相比,如今单车出口均价已达到1.89万美元,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已经开始呈现高端化特征。

4、地域创新

从欠发达的东南亚市场拓展到了更加成熟的欧美市场。2004—2008年左右,我国汽车出口地主要是“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2021年新一轮汽车出口热潮,新能源汽车成最大亮点,欧洲、澳洲、中东等渗透率更高、政策更友好的国家和地区则成了出口地的新增主力。比如,2020年9月小鹏率先进入欧洲;2021年5月蔚来也发布了挪威战略,小鹏、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出海都将第一站都选在了欧洲。

跨界玩家“力拼”

尽管传统老牌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但跨界造车的巨头也不甘示弱。据了解,百度首款量产车ROBO-01探月限定版已经正式发布,华为联合赛力斯打造的“问界M7”也早已成功面世。如今,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乘势出海势头正猛,跨界玩家也开始跃跃欲试。

一来,跨界玩家有出海想法,能推动其做出进入海外市场的尝试。在前不久举办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除了重点介绍华为基于硬件、软件等打造的一整套智能车技术和方案外,还表示华为基于鸿蒙系统的智能车将走向海外,并且车载鸿蒙系统会成为华为重要的出海支撑。如今“华为不造车”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而一旦以自有品牌造车,华为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比亚迪”,那么距离其汽车出海也就不远了。

二来,跨界玩家有出海实力,能为其进军海外市场奠定基础。无论是华为还是百度,其实力都不容小觑。百度从宣布造车到首款量产车发布,仅用了605天,造车进度相当快;华为在问界M5推出5个月后紧接着就推出了M7,产品迭代能力也相当强,并且已经凭借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的记录成功跻身新能源造车的头部阵营。不仅如此,华为和百度的汽车还能够承接原有手机和小度的用户,构建一个更庞大的生态圈,而这恰恰是很多其他车企无法比拟的。

三来,跨界玩家有出海经验,能为其在海外扩张提供保障。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百度、华为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本地化运营经验,这就使其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和推广上具有了一定优势。据了解,华为拥有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经验,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可以大大降低车企出海的时间成本;其具备健全的数据合规体系和能力,能降低车企出海的安全风险;其在全球布局云服务,能解决车企出海的资源问题,降低资源成本等。

新能源汽车“出海”正成为潮流,跨界玩家顺应潮流也是情理之中。既然已经有想法、有实力、有经验,那么跨界玩家成功出海也只是时间问题。何况对于像华为这种既不缺技术也不缺资金而且执行力超强的巨头而言,只要奋力拼搏,自然也将拥有在更广阔的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分走蛋糕的机会。

出海“水土难服”

如今,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而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蓄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只是尽管国产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在快速提升,

也依旧要面临重重挑战,也就是说,国产新能源汽车想要出海,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

首先,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海外市场缺乏自主品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虽然十分可观,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海外独资、合资企业在华生产,并返销海外的产品。有数据显示,仅2022年的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生产、返销海外的纯电动车就有大约16万辆。另据了解,目前在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Top10中,很难见到国内自主品牌的身影。

其次,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成本高企,从而导致定价偏高,不利于打开市场。国产自主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生产,通过海运出口到国外,免不了要支付高昂的运输费、仓储费等,而成本高了,在海外市场的定价自然也就比国内市场高出许多。而车企要想降低成本就只能在海外建厂或者与当地企业合资生产,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海外建厂必然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与国外企业合资其中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

最后,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影响力较低,很难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就目前来看,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尚未形成丰田、大众、特斯拉这样世界级的知名汽车品牌,而受制于品牌影响力,即便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并不比国外厂商生产的汽车差,但依旧卖不出“好价钱”。另外由于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时间较短,在劲敌如云的欧洲市场并没有很深的积淀,因此,想要快速渗透存在一定难度。

总而言之,海外市场“暗礁无数”,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出海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不过,经过多年发展,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实力已经逐渐能与海外车企分庭抗礼,甚至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国内自主新能源车企能够在产品体验、售后服务等方面更加尽善尽美,那么未来,也将极有可能在海外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上文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争相出海,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有方”

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青岛)AroundDeal专业商业信息SaaS平台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英文营销邮件推产品(英文推销邮件范文)
下一篇:广告结构简化完全教程,不惧公共主页广告数量上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